基于数据分析的预测预警预控平台级软件研发和服务企业
网站群
一、建设目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4〕57号文)(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的通知》(国办发〔2015〕15号文)中对政府门户网站的指导意见,搭建政府网站群平台,实现政府网站建设的“集约化、数据化、生态化和智能化”。
集约化:搭建网站群平台,实现政府门户网站、机关单位、园区以及事业单位网站的集约化管理。集约化门户群充分运用弹性计算的优势,在大规模的数据存储、集中化运维、大数据并发下使网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冗灾性、稳定性和扩展性。
数据化:基础用户访问行为数据,推动和促进政府网站的影响力。通过对网站的基础行为数据、用户忠诚度指数、网站影响力指数、网站安全指数及网站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度分析,优化网站结构及数据,从互联网生态视角引导政府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
生态化:融入互联网生态,构建“一体多翼”的服务体验与品牌集群。建设政务网站群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应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政府网站内容,方便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
智能化:以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推出政务信息“一键搜”应用,感知用户所想,推荐用户所需。提供智能搜索服务。汇集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信息,通过“框应用”搜索体验,让搜索入口更直观、关键词设置更客观,让民众使用起来不再茫然。
建设网站集群,就是将各站点连为一体,支持全部站点的统一管理,将现有的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联系起来,使得同一组织内各个站点之间不再互相孤立。以统一的门户协同为来访者提供服务。来访者可以方便地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获得信息和服务。站点群管理是实现统一权限分配、统一导航和检索、消除“信息黑洞”和“信息孤岛”的基础。统一开发供各部门共享共用网站集群的软、硬件资源,共享共用的网站管理系统、互动交流系统。
门户网站群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用户的自身特点,重点体现网站建设的系统性、实用性、可扩展性、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成熟性和安全性。在网站的维护过程中整合管理、细化维护,使信息中心的维护人员能够从繁杂的日常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可以对网站进行更系统化的监控和管理。
二、系统技术标准
(一)技术路线
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中,采用下列技术路线:
1、基于J2EE技术体系,采用三层B/S结构,按HTML5标准开发。
2、客户端为纯浏览器,无须安装应用软件和插件,软件升级时只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兼容目前主流浏览器及其历史版本,包括IE、Firefox、Chrome、Safari、Android等。
3、采用Web Service技术。
4、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5、采用工作流引擎技术。
6、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采用面向对象或面向过程的方法分析和设计系统。
7、采用应用服务器和组件开发技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8、支持Windows Server、Unix、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
9、支持WebLogic、WebSphere、Tomcat等主流应用服务器中间件。
10、支持SQL Server,Oracle、DB2、MySQL等大型的主流关系数据库。
11、支持多种主流硬件服务器。
(二)安全指标要求
1、系统应具有多级安全控制措施;
2、系统应支持分布式部署,即程序与数据库、主站点与子站点、后台管理系统与前台Web页面等,可以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
3、系统应支持静态页面发布和页面级访问控制;
4、系统应建立基于角色和工作分工的权限控制机制,实现系统用户的分级分层授权和管理,并支持系统用户与计算机IP的地址绑定;
5、站点管理、用户登录、信息采编及发布等通过互联网传递的重要信息,需采取有效的加密方式进行传递;
6、系统中所有的交互信息应经过内容安全过滤,工作文件、公告通告、图片、Flash等信息应提供版权保护;
7、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功能,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记录每个用户的每一个操作,确保数据完整、行为可控、违规可究;
8、系统应提供数据自动非本机转储备份和故障恢复功能,从而保证系统具备很强的灾难恢复能力;
9、系统应预留CA(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等)接口,便于后期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
(三)系统性能要求
1、在网络(如电子政务外网)稳定的环境下,系统操作性界面单一操作的系统响应时间小于3秒;
2、系统支持最高1000个并发用户,正常500个并发用户的访问请求;
3、后台支持100个以上并发用户,满足60名以上网站信息编辑同时工作;
4、单个管理用户登录后台页面的平均时间小于0.5秒,单篇稿件发布的平均时间小于1秒;
5、系统支持年数据量为300万条记录数、500GB的数据量。
三、解决方案设计
(一)系统整体结构
整个网站群系统建设规划为软件平台、应用系统、以及安全系统三大部分。从架构上讲,应用系统是核心,应用系统提供前后台的具体功能实现,而安全系统则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避免网络的非授权使用,同时,系统提供对Web Services 支持,为最终建成面向服务的架构(SOA),与OA或其他的系统打通做好了准备。
系统的整体架构如图下所示:
(图:系统整体架构)
硬件平台包括系统所需的网络结构、服务器设备、终端设备;
软件平台包括数据库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和操作系统;
应用系统为网站综合管理系统;
安全系统主要从应用系统角度加以考虑,对于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层面的安全需求由各自所处层面的系统考虑。
系统采用先进的J2EE体系架构,支持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支持Oracle数据库,同时支持当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如SQL Server2000、Sybase、MySQL等,并且支持Weblogic、Tomcat等应用服务器。
对业务中的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管理,采用JSP、Servlet、JavaBean、EJB技术进行业务逻辑的处理和应用集成。采用JDBC技术完美实现对多种类数据库的访问操作,采用XML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送读取,并通过WebServices技术对异构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读取和发布。
(二)系统逻辑结构
为了构建成功的门户网站群系统,我们采用纯B/S结构设计,逻辑结构按J2EE应用标准模型分为3层结构:即表示层、商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如下图所示:
(图:系统逻辑结构图)
其中,表现层可以是任何浏览器工具、支持Java的客户端(如移动电话)或Java 应用程序等;服务器WEB表示层使用Java Servlet/JSP 技术实现,其工作原理与CGI类似,简单成熟,而且性能的可调性非常强;服务器应用逻辑层由服务器中的Enterprise Java Beans实现。EJB已成为新一代可重用组件的事实标准,服务器为EJB开发者提供了可扩展的、安全的、分布式的和易于管理的运行环境,方便了应用逻辑的开发、部署,增强了应用逻辑的可靠性。也使开发人员从考虑保证应用组件的易访问性、可靠性、可动态装载性等服务性功能中解脱出来,而专注与应用的业务逻辑,从而简化了开发的复杂性,缩短开发时间。
在整个逻辑架构中,第三层中运行在Web服务器上的Java Servlet负责处理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将请求排队并根据应用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将队列中的作业提交给相应功能的最优的服务器上。而第二层的应用逻辑由相应的EJB对象实现,并提供对的数据来源的访问。
020-38627122
18565311858
vision@jxvt.cn
电子邮箱
广州市黄埔区彩频路11号广东软件园A座308
公司地址